这件事姜淳于给不了乔嫂子任何意见。
如果是八十年代,她可以建议乔嫂子不要嫁人,自己经商下海。
靠人不如靠自己。
就凭乔嫂子吃苦耐劳的本事,怎么也能把两个闺女拉扯大。
可现在是六十年代,最混乱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。
乔嫂子不但是个寡妇,娘三还是从国外偷渡回来的,在国外生活几十年的人。
她的身份一旦暴露,面临的就是下放,甚至性命都很难保证。
乔云霞和乔彩霞才十来岁,这十年间她们会慢慢长成大姑娘。
以她们娘仨现在的模样来看,乔云霞和乔彩霞长相都不会差。
模样出色的娘三,被打成黑五类,还没男人护着,她们遇到什么事情都有可能。
“婶子,你是怎么想的?”
乔嫂子想了几晚上,早就下好了决定:“我想先回我男人老家看看情况,我男人老家还有爹妈和兄弟。如果老家能给我们留个安生位置,哪怕种地我也能养活两个孩子。”
在他男人嘴里,爹娘兄弟肯定是千好万好。
但是乔嫂子还是多了个心眼,哪怕是男人的亲爹娘,她也不会说自己和孩子是从海外回来的。
还有他们这些年挣的钱,那都是她和男人还有两个孩子帮着挣的血汗钱,肯定不能被别人知道。
“那就先回去看看吧。”
姜淳于也不赞成乔嫂子这么快下决定,有些事情,只有经历了才能知道。
好歹她和乔嫂子相识一场,总不能看着她们往绝路上走。
姜淳于掏出自己给乔嫂子准备的票据:“我知道你们身上不缺钱,但是国内和国外不一样,这边买什么都要票据,没票的话,有钱也没用。”
“我不能要。”乔嫂子忙拒绝。
姜淳于直接将票据塞在乔嫂子怀里:“婶子,你就当我借给你们的。就算回老家,你们也要穿衣吃饭。你们娘熬过这段时期,大不了以后再还给我。”
“谢谢,谢谢你。”
乔嫂子抓着票据,抬手轻轻摸了摸男人的骨灰坛。
她不应该后悔回来,死后葬回家乡一直是男人的遗愿,她没有做错。
她只怕自己的这个决定,拖累了两个孩子。
姜淳于和林小七没在这多待,和乔嫂子说了话后,约定好过两天再来。
等姜淳于和林小七走后,乔嫂子关上门,将姜淳于给的票据仔细整理了一遍。
布票、粮票、日用品、工业用券,零零散散十几种,就连火柴票、卫生月经带票都有。
乔嫂子仔细叮嘱乔云霞和乔彩霞:“你们记得,我们是跟着你爹在广省渔村讨生活的,千万千万别说漏嘴,说我们去过海外。”
这也是姜淳于千叮咛万嘱咐,让乔嫂子注意的地方。
只要现在京城审查她们没有问题,她们回到家乡,天高皇帝远,没人举报的话,不会有人知道她们娘仨是从国外回来的。
但是自己说漏嘴,那就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