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海尽头,群峰如剑刺破苍穹处,便是元婴宗门——青云宗所在。
再往东去是蛮荒森林,里面资源丰富,这也是人族与各大种族争端的不休之地。
当年人族大能在此立宗时曾留下偈语:“青云不坠,剑镇古林。”
此刻,青云宗传道广场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高坐于道台。
他缓缓开口,声如洪钟大吕,响彻在每一位弟子的神魂深处。
“修行之路,共分九步——引气入体、玉液还丹、紫玉虚丹、金丹大道、元婴化生、化神归元、练神返虚、合道真一、大乘无极。凡此九境,层层递进,每一步皆是脱胎换骨,与天争命。待到功行圆满,便可从灵界飞升仙界,追寻终极大道,成就万古不朽的道祖之位!”
“此九重境界,说来云淡风轻,实则步步荆棘,难于登天。而其中第一道,也是最广为人知、最令人望而生畏的鸿沟,便是——金丹大道!”
“金丹者,乃修士性命交修之根本,法力不竭之源泉,更是元神雏形孕育之所。欲成金丹,需历经养丹、刻道、育神三重无上妙境,方能铸就一粒真正不朽的‘大道金丹’。”
“丹成之日,金丹领域自生,本命神通随之觉醒,或为焚尽万物的‘三昧真火’,或为斩断虚空的‘剑气雷音’,威能莫测。更有一桩玄妙,修士一旦踏入金丹之境,元神便与天地交感,冥冥之中对未来的危机与机缘,自生出一丝模糊而玄奥的预感。”
道台之下,黑压压地坐着一批宗门天才弟子。
他们或三灵根,或二灵根,更有甚者,身负单灵根。
他们是宗门的未来,有希望加入圣地,成就无上大乘,庇佑人族万年。
他们,亦有希望飞升仙界,成就道祖,福泽万界!
此刻,众人皆屏息凝神,沉浸在长老那蕴含大道的宏音之中,参悟至理。
而在传道广场的一侧,一座名为“百草峰”的秀丽山头之上,气氛却截然不同。
烈日灼灼,灵田蒸腾着氤氲霞光。
一众杂役弟子遥望着传道广场,心中五味杂陈,满眼尽是说不出的羡慕。
同沐宗门日月,共饮一山灵泉,命运却已然云泥之别,不免令人扼腕长叹。
一名杂役弟子拭去额间汗珠,叹道:
“嗐!不过是多了一道灵根,别人端坐于传道广场之上,聆听大道真音,而我等却在此刨土种田,与灵禾为伍!早知道,轮回的时候就不偷懒了,多蹬几腿,或许还能投个好人家。”
“我等在宗门做杂役,镀个仙皮,等回到家族寻门好亲事,未必不能生出个龙凤天骄,坐等百岁再起。”
“百岁再起谈何容易,今生大道无望,若能勤修不辍,侥幸修至虚丹之境,寿元大增,逍遥一世,便已是莫大的造化了。至于那元婴、金丹,不过是镜花水月,不敢奢望。”
“听说宗门前些日子与木族一战,有位金丹真人身负重伤,险些道消。那等天纵之资,其路尚且荆棘密布,步步惊心。我等虽是凡木,却也应心怀青云之志。就算不能一跃龙门,也要乘风破浪,逆流而上!在宗门多学一门傍身技艺,便多一条出路。”
“说到技艺……”众人话锋一转,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那个身影,语气中充满了钦佩,“我等在此躬耕数载,也不过是三等灵植师,连二等的门槛都遥不可及。”
“而那一等灵植师,唯有杨肃一人。”
“同样是研习《灵植宝典》,唯独他能参悟至精深之境,而我等却仍在门外徘徊。”
“杨肃,你有空也指点我们一二,让我等开开窍也好啊!”
杨肃闻言,只是淡淡一笑,手中动作未停,灵巧地拂去一株灵药上的微尘,平和道:
“无他,唯‘融会贯通,活学活用’八字真言而已。”
“融会贯通?活学活用?难道是我等太笨了不成?”众人面面相觑。
修仙之人一般都开了灵慧,又有几人是愚笨的。
杨肃微微一笑。
他们又岂会知道,他那看似信手拈来的神妙技艺,并非源于天赋异禀或苦心孤诣,而是源于一个无法言说的秘密——金手指。
【姓名】:杨肃
【灵根】:五行灵根
【功法】:五行功
【术法】:腾挪步(大成)、轻身术(大成)
【修为】:练气六层
【绑定灵植】:铁荆藤(一阶上品、1)、白玉参(一阶上品、2)、迷陀花(一阶上品、1)
【修炼速度】:2.2
穿越至灵界,杨肃发现自己的识海中有一块——起源灵田。
此田不是凡田,其上灵光氤氲,道韵流转。